近日,江蘇無錫市民錢先生遇到了一件讓他感到困惑的事。8月25日,他駕車途中將一支牙線棒叼在嘴里,卻被交通攝像頭拍下,并收到了一張?zhí)幜P單,違法行為被認定為“駕車時有其他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”,受到了警告處罰。
錢先生對此感到不解,認為這樣的處罰有些“一刀切”。于是,他通過交管12123APP進行申訴,但得到的回復是“嘴里叼牙線棒如果存在分散駕駛員注意力、影響駕駛操作的行為,屬于妨礙安全駕駛”。
11月12日上午,問政江蘇對此事進行了報道。當天傍晚,無錫宜興市交管部門迅速回應:經復核,當事人的行為未實質性影響到操作駕駛車輛,原認定確有不當,目前已依法撤銷。同時,交管部門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了嚴肅批評,并表示將進一步優(yōu)化執(zhí)法審核流程,提升對交通違法認定的精準性,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(fā)生。
隨后,記者回訪了錢先生。他表示,交警已經聯(lián)系了他,違法行為記錄已撤銷,他對處理結果表示滿意。錢先生也表示,自己會吸取這次教訓,在以后開車過程中更加注意駕駛安全。
安全駕駛,不容忽視
這起事件引發(fā)了人們對安全駕駛的關注。開車時,任何可能分散注意力的行為都可能帶來安全隱患。雖然錢先生的行為未造成實質性影響,但交管部門的嚴格執(zhí)法也提醒我們,安全駕駛無小事。
交管部門的積極回應值得點贊
在此次事件中,無錫宜興市交管部門的積極回應和及時糾錯,展現了執(zhí)法部門的責任感和擔當。他們不僅撤銷了不當處罰,還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批評教育,并優(yōu)化執(zhí)法流程,這種積極的態(tài)度值得我們肯定。
我們應該如何做?
作為駕駛員,我們要時刻牢記安全駕駛的重要性。在開車時,避免任何可能分散注意力的行為,如使用手機、吃東西、甚至叼牙線棒等。同時,我們也希望執(zhí)法部門在嚴格執(zhí)法的同時,能夠更加精準地認定違法行為,避免類似的誤會再次發(fā)生。
安全駕駛,不僅是對自己負責,更是對他人負責。讓我們共同遵守交通規(guī)則,營造一個安全、和諧的交通環(huán)境。
關注我們,了解更多交通資訊和安全駕駛小貼士。
部分內容來源:新華日報 · 問政江蘇、橙柿互動 · 都市快報